Category:

醫療文獻 網路分享


2025 年 7 月 8 日,Samsung 電子正式宣布收購美國醫療整合平台 Xealth,此舉標誌著 Samsung 深化數位醫療布局的決心,並劍指整合消費性電子產品與醫療保健服務的未來趨勢。Xealth 平台目前已與全美超過 500 家醫院和 70 多家數位健康解決方案供應商合作,此次收購將使其與 Samsung 先進的穿戴式裝置生態系統整合,打造更完善的個人化健康管理平台。

整合穿戴裝置與醫療平台,打造個人化健康管理

Samsung 的策略核心在於彌合消費性健康數據與臨床病歷之間的斷層。目前,消費者透過 Galaxy Watch 等穿戴裝置收集的健康數據,與醫院的臨床紀錄往往各自獨立。Xealth 平台正好能串聯這些數據,實現即時病患監測、個人化照護計畫,以及數據驅動的臨床決策。例如,透過 Samsung 穿戴裝置偵測到的睡眠模式或心率異常,可觸發醫院電子病歷系統的警報,以便及早介入治療。

此次收購將 Samsung 的穿戴式裝置與 Xealth 的數位平台結合,有助於人們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例如,配戴 Galaxy Watch 的用戶可以追蹤心率、睡眠或血壓,並將這些數據透過 Xealth 平台直接分享給醫生。Samsung 的目標是創建一個系統,讓使用者在家中監控自身健康狀況,同時讓醫生隨時掌握資訊,提供更有效的建議並及早發現潛在健康問題,實現「連結健康與醫療照護」的願景。

從硬體製造商轉型為整合方案供應商

收購 Xealth 與 Samsung 宣示的目標一致,即從以硬體為中心的公司轉型為整合科技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在 2025 年的股東信中,Samsung 強調其對機器人、醫療科技和 AI 半導體等新興領域的關注。Xealth 的加入加速了這一轉型,抓住了行動醫療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

此次收購建立在 Samsung 先前的醫療保健投資基礎之上,例如 2024 年以 9,270 萬美元收購法國新創公司 Sonio,擴展其在醫療影像領域的版圖。透過結合 Xealth 的軟體專業知識與 Samsung 自身的穿戴式裝置(例如 Galaxy Watch)和 AI 技術,Samsung 旨在創建一個無縫的生態系統,連接消費者健康和臨床照護。這種整合可以改變患者監控慢性病、管理藥物和使用遠距醫療服務的方式。

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儘管策略優勢顯著,Samsung 仍面臨挑戰。醫療保健是一個受到嚴格監管的行業,交易的成功取決於能否通過美國和全球的監管審批。此外,在保護數據隱私的同時,將 Xealth 平台與 Samsung 現有系統整合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Apple(及其 Health 應用程式)和 Fitbit(現隸屬於 Google)等競爭對手已在互聯健康領域站穩腳跟,因此 Samsung 必須迅速採取行動以展現差異化。

另一個擔憂是 Samsung 未來收購的資金能力。雖然其低負債率提供了靈活性,但使用海外現金儲備可能會使更大的交易複雜化。投資者應關注 Samsung 的資本配置策略,以確保其在醫療保健投資與核心半導體業務之間取得平衡。

未來展望:數位醫療領域的領導者

Samsung 收購 Xealth 不僅僅是一項企業行動,更是對醫療保健未來的戰略押注。透過利用其規模、技術實力和現有的消費者接觸點,Samsung 旨在重新定義互聯醫療。儘管存在執行風險,但這筆交易凸顯了更廣泛的產業轉變:

消費性電子產品和醫療保健的融合。投資者應將此視為重新評估 Samsung 長期增長潛力的催化劑,並探索更廣泛的數位健康領域,在這個領域,創新已成為攸關生命和數據的大事。

在後半導體時代,Samsung 的願景很明確:

構建生態系統,而不僅僅是晶片。下一個增長引擎很可能就在幫助我們保持健康的手環和演算法中。

Samsung 的 Xealth 收購案,不僅僅是進軍醫療保健領域,更是一個戰略性的轉捩點,旨在統一消費者健康數據與臨床系統,創造一個可擴展的平台,重新定義預防性照護和醫院工作流程。這也預示著數位醫療領域的競爭將更加白熱化,而 Samsung 正積極搶佔先機,力圖成為這個新興市場的領導者。

Newsflash | Powered by GeneOnline AI
原始資料來源:GO-AI-7號機 Wed, 09 Jul 2025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佳幸科技捐贈3D靜脈定位儀 助雲林提升在宅醫療能量 – 觀傳媒
由佳幸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慷慨捐贈1台ADISON 3D靜脈定位儀,提供在宅急症照護團隊使用,協助提升偏鄉醫療品質與照護效率。(圖/記者蘇榮泉攝)

(觀傳媒雲林新聞)【記者蘇榮泉/雲林報導】雲林縣政府8日上午於縣長會客室舉行「醫療儀器捐贈記者會」,由佳幸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慷慨捐贈1台ADISON 3D靜脈定位儀,提供在宅急症照護團隊使用,協助提升偏鄉醫療品質與照護效率。副縣長謝淑亞親自表達感謝,並強調這是企業善舉與公私協力的最佳典範,將為雲林的長者與弱勢族群注入實質助力。

佳幸科技捐贈3D靜脈定位儀 助雲林提升在宅醫療能量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佳幸科技捐贈3D靜脈定位儀 助雲林提升在宅醫療能量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佳幸科技捐贈3D靜脈定位儀,由副縣長謝淑亞代表受贈並代替鄉親表達謝意。(圖/記者蘇榮泉攝)

謝副縣長指出,雲林為超高齡縣市,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推動「在宅急症加值照護」方案刻不容緩。此次佳幸科技捐贈的3D靜脈定位儀,不僅技術先進、操作便利,更能大幅提升居家醫療人員的穿刺準確率與照護品質。她並感謝此次媒合單位亞帝昇生物科技副董事長辛孟南協助促成此次善舉。

佳幸科技捐贈3D靜脈定位儀 助雲林提升在宅醫療能量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佳幸科技捐贈3D靜脈定位儀 助雲林提升在宅醫療能量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佳幸科技捐贈的3D靜脈定位儀具備高階顯影功能,能有效協助醫護人員更精準判斷靜脈位置,減少多次穿刺造成的不適。(圖/記者蘇榮泉攝)

衛生局長曾春美補充,3D靜脈定位儀具備高階顯影技術,可減少穿刺失敗與病患不適,是在宅醫療團隊極需的裝備。目前雲林各鄉鎮皆已有照護團隊進駐,醫護人員需攜帶設備長途奔波,若能有更多高效、可攜型醫療儀器支援,將顯著提升整體服務效能與覆蓋率。

佳幸科技捐贈3D靜脈定位儀 助雲林提升在宅醫療能量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佳幸科技捐贈3D靜脈定位儀 助雲林提升在宅醫療能量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副縣長謝淑亞感謝此次媒合單位亞帝昇生物科技副董事長辛孟南協助促成此次善舉。(圖/記者蘇榮泉攝)

佳幸科技總經理游祥達表示,樂見此設備能為偏鄉醫療盡一份心力,希望拋磚引玉,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在地公益,協助改善台灣基層醫療資源不足的現況。亞帝昇副董事長辛孟南則介紹,該儀器曾獲德國紅點設計與創新雙獎,目前已獲多國專利,能精準輔助抽血與打針,是醫護實務的重要利器。

佳幸科技捐贈3D靜脈定位儀 助雲林提升在宅醫療能量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佳幸科技捐贈3D靜脈定位儀 助雲林提升在宅醫療能量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副縣長謝淑亞代表縣長張麗善致贈感謝狀,感謝佳幸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慷慨捐贈1台ADISON 3D靜脈定位儀。(圖/記者蘇榮泉攝)

這次的設備由Edison團隊成功媒合促成,繼先前捐贈手持式超音波儀後,再次為雲林帶來價值近200萬元的3D定位儀。衛生局將優先配置於偏鄉,確保資源到位,強化醫療可近性。

佳幸科技捐贈3D靜脈定位儀 助雲林提升在宅醫療能量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佳幸科技捐贈3D靜脈定位儀 助雲林提升在宅醫療能量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佳幸科技總經理游祥達表示,樂見此設備能為偏鄉醫療盡一份心力,希望拋磚引玉,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在地公益。(圖/記者蘇榮泉攝)

謝副縣長強調,縣府將持續推動「無圍牆的醫療體系」,攜手公私資源,打造安全且有感的在地健康守護網,並公開透明使用所有善款與捐贈資源,讓每一份愛心都發揮最大效益,共同為偏鄉醫療帶來更寬廣的希望。

立即加入【觀傳媒】官方帳號http://lin.ee/q2kd3ut精彩新聞不漏接!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7月08日訊】中共7月6日宣布限制採購歐盟醫療器械,以報復早前歐盟對中國醫療器械實施的限制措施。有評論認為,中共此舉只會讓中歐關係越來越差。

中共外長王毅正在歐洲訪問之際,中歐之間的貿易衝突卻不斷升級。

7月6日,中共財政部宣布,即日起,歐盟公司將被排除在中共政府採購的、價值超過4500萬元人民幣的某些醫療設備之外。

對於歐盟以外公司的投標,北京要求其中包含歐盟進口份額不得超過合同總額的50%。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中共做出了這個反制措施,就表明了中共在這方面絕不讓步,跟歐盟已經槓上了。這對中歐關係都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其實中共一直想把歐盟拉到自己的懷抱裡來,但是中共又對歐盟看不起,又在這個事那個事對歐盟進行牽制和打擊,這樣使中歐關係始終好不起來。中共想拉攏歐盟,離間歐美關係這個策略也實現不了。」

中共財政部表示,對那些只能從歐盟獲得的醫療器械採購項目,這一報復措施不適用。

王赫:「其實中國的高端醫療產品這一塊對歐盟有很大的依賴。中國(中共)現在推出這麼一個制裁措施,對中國的醫療市場,其實是有很大的損失的,這是給自己找麻煩。但是中共是要什麼呢?要面子。它通過自我損失,自損八百的時候,來逼迫歐盟來進行相關的讓步。所以它整個這個做法相當於一個小流氓的做法。」

根據中共商務部通知,已經公布中標通知或中標結果的招標不受新的限制措施的影響。

由歐盟資助的公司在中國生產的醫療設備,也不受這些限制措施的影響。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嚴格來說,這一系列的措施都在指向,讓中國的外交部跟歐洲之間去維持關係這件事上面窒礙難行。當你這兩個國家失去信任,雙邊之間不管是在貿易還是在經濟的往來,只會越來越降低而已。」

法新社報導稱,這項措施涉及的產品範圍很廣,從假肢裝置和零件到醫療機械、手術器械、內窺鏡和人工器官。

王赫:「川普要建立一個全球的關稅同盟,這樣歐盟也會加入到川普組建的全球的一個關稅同盟來圍剿中共。在這種情況下,中共仍然在醫療設備,其實這個市場並不是特別大,不願做出一些讓步,還跟歐盟針鋒相對,這樣使中共拉攏歐盟這個政策,根本就不可能獲得進展。這也是中共目前這一政策上比較愚蠢的地方。」

此前,歐盟的一項調查顯示,歐盟95%的公開招標都向世界其它地區開放,但在中國,歐洲企業幾乎無法獲得中共政府的任何公共合同。

之後,歐盟在6月20日決定,為了促使中共「結束對歐盟生產的醫療設備的歧視」,將把中國公司的產品排除在其500萬歐元以上的醫療設備公共訂單之外。

葉耀元:「我們認為,歐洲未來還是可能會跟美國走得比較近。中國(中共)現在如果繼續維持這種,就是很強的這種國族主義。誰去跟中國硬對硬的碰撞,它就用一樣的方式懟回去,這其實對中國來講沒什麼好事。歐洲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它慢慢在遠離中國。」

歐盟去年對中國製電動車徵收45%關稅,今年7月4日,北京當局也對從歐盟進口的白蘭地徵收關稅,以作為報復。

王赫:「歐盟現在要跟美國形成一個西方統一戰線,來共同對付中共。那麼在這一點上,也會使歐盟在經濟上,不會輕易的對中共再像過去那樣做出讓步。但是現在歐盟居然做出了統一的一個立場,就表明在歐盟27國內部,對中共的強硬立場越來越占主導地位。」

近年來,中歐之間在多個領域的貿易衝突日益增多,並不斷升級。

編輯/孟心琪 採訪/駱亞 後製/鐘元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25/07/07/a104001611.html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OpenAI 總裁兼聯合創始人 Greg Brockman 轉發一則 Reddit 貼文,引爆了全球對 AI 醫療潛力的熱烈討論。一位網友在經歷十多年不明病症的困擾後,竟透過 ChatGPT 的協助,成功診斷出病因。微軟近期也稱,自家 AI 診斷協調器對病例的診斷準確率高達 85%,是經驗豐富的醫師團隊的 4 倍有餘。

AI醫療真的狂?10年求醫都無解 竟被ChatGPT秒抓出病根。(圖:shutterstock)

這位網友在 Reddit 上分享,他長期飽受多種不明症狀的折磨,為此進行了脊椎核磁共振、CT 掃描、全套血液檢查,甚至萊姆病檢測,卻始終未能找出病因。在絕望之際,他將所有化驗報告和症狀史輸入 ChatGPT 進行整合分析。令人意外的是,ChatGPT 推論這些症狀與 A1298C MTHFR 基因突變高度吻合,這種基因突變在美國約有 7%-12% 的人群攜帶。


儘管該網友身處全美頂尖的醫療網絡,甚至曾求助於神經科醫師排查多發性硬化症,但始終未能確診。當他將 ChatGPT 的診斷結果告知醫生時,醫生「非常震驚」,並指出這些資訊確實能解釋網友的症狀,不明白當初為何沒有人想到為他檢測 MTHFR 基因突變。經過幾個月的治療,這位網友的症狀已大部分緩解。

雖然這則貼文的真實性及其對 ChatGPT 作用的誇大程度仍有待商榷,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AI 醫療正逐步崛起,展現出巨大的潛力。

值得一提的是,微軟近期也宣布了其在 AI 醫療領域的重大突破。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每週發布的真實病例記錄為基準,微軟的人工智慧診斷協調器 (MAI-DxO) 對這些病例的診斷準確率高達 85%,是經驗豐富的醫生團隊的四倍有餘。微軟將這項成果命名為「The Path to Medical Superintelligence」(通往醫療超級智慧之路),預示著 AI 在醫療診斷領域的巨大潛力。

人類醫師窮盡一生也難以閱覽史上所有醫學病例和文獻,但 AI 卻能憑藉其背後海量且不斷更新的資料庫,在短時間內處理和學習大量醫學知識。這使得 AI 在診斷過程中,能夠參考更為全面的資訊。

此外,人類醫生通常只能在廣度或深度上有所側重。例如,家庭醫生作為全科醫生,可以治療跨年齡、跨器官系統的多種疾病,但診斷層面可能較淺;而專科醫生則專注於單一系統、疾病領域甚至特定病症。AI 則可以擺脫這類限制,同時調用多領域資料,進行跨領域的臨床深度辨識,提供更為綜合和精準的診斷建議。

然而,儘管 AI 在醫療領域展現出驚人的能力,但站在目前時點,AI 仍舊難以完全取代人類醫生。AI 的誤診病例也不在少數,其判斷仍需人類醫生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進行驗證。

Reddit 網友在帖子爆紅後所提醒的:「沒想到這個帖子能引起這麼多關注。我再次強調,在嘗試 AI 建議之前,我都有和我的醫生反覆確認。請大家不要在醫學問題上完全依賴 AI。」這句話提醒了我們,AI 在醫療領域的角色更多是輔助和增強,而非完全替代。人類醫生的臨床經驗、對患者病情的綜合判斷、以及與患者的情感交流,是 AI 目前無法比擬的。

未來,AI 與人類醫生的合作將是醫療發展的重要方向。AI 可以作為強大的工具,協助醫生更快速、更精準地進行診斷和治療決策,而人類醫生則能提供溫暖的人文關懷,並在複雜情況下做出最終的判斷。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焦點時報/記者林明佑報導】2025年台灣耳科醫學會年會暨國際研討會,5日於彰化基督教醫院國際培訓中心隆重登場。本次盛會集結來自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等國的傑出耳科專家,以及台灣近55位講師與座長以及聽力師共同探討耳科新知、耳部手術、人工電子耳及數位聽力照護等主題,引領電子耳照護與聽力醫學邁向新境界,為台灣耳科醫療注入嶄新動能。

彰基電子耳基金補足健保醫療落差 照顧更多聽障患者

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長陳穆寬教授表示,作為雲林、彰化、南投地區唯一的醫學中心,彰基不僅肩負救人使命,也承擔醫學研究與教育重任。本次國際耳科研討會匯集來自全球9個國家的專家學者,深入探討耳部疾病的多元面向,包括新生兒聽力篩檢、人工電子耳植入、暈眩症以及聽神經瘤等。陳總院長強調,彰基將持續致力於提升耳科診療技術,提供患者最優質的醫療服務,並推動相關研究發展,為民眾健康貢獻最大心力。

彰基電子耳基金補足健保醫療落差 照顧更多聽障患者

2023年7月起,健保署開放補助18歲以下、雙耳極重度聽損(優耳聽力閾值 > 90 分貝)兒童進行雙側電子耳植入手術,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因不符資格或費用差額問題,難以獲得完整治療。因此,彰基於同年成立「彰基電子耳基金會」,緣起於一位罹患白血病、突發雙耳聽損的年輕患者,在總院長陳穆寬教授的關懷下,啟發出一項照顧更多族群的行動。該基金會針對65歲以下、但未符合健保補助資格的病人,經過醫療團隊評估與社工諮詢後,協助其申請費用補助,讓患者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完成手術與復健,重返「聽見美好」的世界。

耳科主任許慶輝醫師指出:彰基在陳穆寬總院長的帶領下,不僅成立了人工電子耳基金,並在過去兩年成功完成9例植入手術,醫院在耳科領域的進步有目共睹。他期盼未來能持續推動國內外的合作與創新,為患者帶來更完善的醫療服務。

自2012年起,衛福部全面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公費補助計畫,期望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改善嬰幼兒聽力障礙對語言與社會發展的影響。彰基早在政府推動前,即參與相關先驅計畫,長年推廣聽篩服務至中部地區,並以「一站式聽篩服務」與高準確率的追蹤管理體系著稱。

目前於彰基出生的新生兒,大多於出生後三日內完成第一次聽力篩檢,以「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ABR)」檢查輕中度以上聽損。若初篩未通過,將安排於滿月時複篩;若仍未通過,則儘速安排進一步腦波檢查,以釐清為「感覺神經性聽損」或「傳導性聽損」,並於六個月內啟動助聽器與聽語療育,達到黃金治療期內的有效介入。

彰基的聽篩皆由院內專業聽力師群親自執行,篩檢品質與追蹤效率優於全國平均水準。透過這樣完善的制度,彰基得以及早發現不少有潛在需求的個案,並主動規劃後續治療與陪伴措施,真正做到與孩子一同成長、共度挑戰。

彰基聽力團隊長年堅持精準服務、創新整合,更首創「麻醉電生理檢查」技術,將麻醉室移入聽力室,造福多重障礙兒童與困難個案,提升檢查安全與準確度,並縮短診療等待時間。

蔡螢芷聽力師說明,彰基耳科聽力團隊長期致力於打造一站式的聽力篩檢服務。近年來,團隊更首創將「麻醉電生理檢查」導入聽力室,讓需要鎮靜或合併多重障礙的個案,能在安全環境中完成高品質檢查。團隊也導入「影像頭部脈衝檢查」,能更快速地協助眩暈患者進行鑑別診斷,落實全人全齡的健康照護理念。

彰基近年電子耳手術的穩定發展與整合能力,獲得耳科醫學界高度肯定,因此2025年耳科醫學會特別授權由彰基主辦獨立年會,作為推動台灣耳科醫療進步的重要據點。

台灣耳科醫學會理事長黃仲鋒教授表示,本次盛會在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長陳穆寬教授及耳科醫學會秘書長許慶輝醫師的鼎力支持下成功舉辦。會議邀請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等多國專家,以及聽力師與語言治療師參與,共同促進跨領域交流,為耳科醫療發展樹立良好典範。

本屆年會除耳科醫師與手術團隊參與外,也特別規劃多場以聽力師為主軸的專題討論,包括:「台灣聽篩面面觀」、「平衡檢查技術」、「聽力學臨床實務分享」等,提供聽力師難得的學習與跨專業交流平台。

中華民國聽力師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葉文英特別提到,彰基在新生兒聽力篩檢領域推動「一站式」整合服務,成效卓著,堪稱國內標竿。並感謝彰基重視此項議題及籌辦如此規模盛大的會議,成功促成醫師與聽力專業人員的跨界對話與合作,共同見證並分享這份成果。

此次大會亦安排耳科手術影片競賽、挑戰性病例討論與併發症處置經驗分享等精彩環節,期待透過實務與創新激發年輕一代醫療工作者的學習熱情與專業信念。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