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健康文獻 網路分享


抗抑鬱的診斷與治療策略

長者抑鬱是可以診斷並有效處理的疾病。

在診斷過程中,醫生會透過臨床訪談,排除其他身體疾病,並依據症狀診斷準則斷症。

治療上,部分輕度至中度抑鬱症的長者可採用心理治療或配合藥物治療並行的治療方式。

抗抑鬱藥能幫助調節腦內化學物質,緩和情緒低落。約七成長者服藥後病情得到改善,療效通常在數星期後顯現。康復後,長者亦需要服藥一段時間以防止復發。長者使用抗抑鬱藥是安全的,患者應告知醫生現正服用的其他藥物,讓醫生選取合適的藥物作治療。有部分抗抑鬱藥可能會降低血的含鈉量,如長者服藥後出現昏睡或反應遲緩,便應該告訴醫生有關情況。

心理治療則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協助長者辨識與調整過於負面的思維模式,增強應對策略。若情緒與喪親或適應病患有關,便需要配合相關性質的心理治療方法。

另外,治療長者抑鬱亦需要處理背後可能引致抑鬱的因素。例如,如果與身體疾病有關,便需要舒緩相關的身體不適;如果與照顧或相處問題有關,便需要協助長者解決相關的問題。一般來說,加強社交支援和建立興趣對改善情緒有一定幫助。因此,治療上往往需要配合社工或社會資源的協作。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高雄市長陳其邁(右)在臉書PO出與前行政院長張俊雄的合影,他對前輩驟逝十分不捨。醫界建議,長輩要注意血壓、血糖、膽固醇的控制。(取自陳其邁臉書)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前行政院長張俊雄晚年身體偶有起伏,5月跌倒後行動受阻,但大致上一切安好,未料27日在午休時安詳離世,享壽87歲。因張俊雄未留下任何遺言,令子女分外不捨。根據佳齡健康衛教資料,常見的猝死有兩種原因,心血管與呼吸問題。

根據美國《心律》期刊,曾於2022年發表「夜間心臟性猝死」研究,很有可能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這份針對美國俄勒岡州的猝死研究,分析4126個病例,男性占66.2%、女性為33.8%,其中有22.3%發生在睡夢中,關係的疾病:睡眠障礙、慢性阻塞性肺病、夜間阻塞性肺病,還有女性服用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也會誘發猝死。

此外,這份報告指出,猝死的患者處於靜止狀態,新陳代謝、心率和血壓下降,若沒有觸發因素,發生致命心律不整的可能性不高,即使枕邊人都很難查覺。

佳齡健康指出,家人猝死總是讓家屬、至親及好友們措手不及,造成永遠難以抹平的遺憾與思念。

猝死常見2原因 控制疾病可預防

●心血管問題
1.最常見的就是冠狀動脈阻塞所引起的急性心肌梗塞。而冠狀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所引起的冠狀動脈疾病乃是造成阻塞的主因。
2.先天性心臟發育異常,瓣膜性心臟病所引起的心臟衰竭、心肌炎,或跟家族遺傳相關的肥厚或擴張型心肌病變、致心律失常的(arrhythmogenic)心肌病變、心肌細胞膜表面的離子通道所引起的離子通道病變。

●呼吸系統問題
已知有腦心血管疾病,或家族中有猝死家族史的人都是高風險族群。其中和腦心血管之動脈粥狀硬化形成相關的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菸、酗酒等,都是間接造成猝死的元凶。

張俊雄家屬認為,張俊雄已87歲,身體也出現老化現象,高雄醫學大學的醫療團隊照護很周全。佳齡健康也建議,上年紀長輩格外要注意血壓、血糖、膽固醇的控制、健康飲食、適當運動、減重及戒菸,這些因子目前都有很明顯的證據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與腦中風的發生,由於腦心血管佔了大部分猝死的比例,所以這些因子被普遍地認為可以間接預防猝死的發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全國各縣市衛生局處對於施打公費流感疫苗,都很有經驗,今年流行期提早報到,疾管署呼籲,首階段符合資格的民眾,請於10月1日起儘速施打。(資料照,彰化縣政府提供)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流感一直是進入秋冬很煩心的呼吸道傳染病,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去(2024)年通報病例數2453例,確診數1908例,其中死亡人數為470例,是近3年最高。

本(9)月14日-20日類流感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超過流行閾值,社區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為多,比往年更早進入流感流行期。

社區流感病毒竄起 以A型H1N1為主

疾管署表示,近4週合約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為多。流感病毒以A型H1N1為主,惟A型H3N2 占比上升。

本流感季(自2024年10月1日起)累計流感併發重症病例2174例,其中529例死亡,均以感染A型H1N1為多。

花蓮自29日起 優先安排接種公費疫苗

衛福部長石崇良25日宣布,10月1日起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物使用對象;而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受災安置收容所,即日起先一步優先擴大用藥,並提前於29日安排接種公費流感疫苗。

疾管署今年再將「疫苗接種行政電子化系統(NIAS)」優化,家長可掃描學校提供的流感疫苗QR code或點選簽署連結,即可線上填寫相關資料與簽署意願。(疾管署提供)

此外,其他11類施打對象10月1日起開始展開一年一度公費流感接種:以下是本次11類民眾:
首波開放施打對象共有11類

●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

●國小、國中、高中、高職學生及五專1至3年級學生(不含附設補習學校)。

●孕婦。

●6個月內嬰兒的父母。

●55歲以上原住民。

●65歲以上長者。

●幼兒園及居家托育人員(保母)。

●安養/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對象。

●醫事人員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

●禽畜養殖及動物防疫人員。

●潛在疾病者(含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

第2階段自11月1日開打 50歲以上成人

疾管署已採購共647萬9,080劑公費流感疫苗,後續可視實際需求,額外增購20萬劑,較去年增加約4.2萬劑。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採購三價流感疫苗。國光307萬7,560劑、葛蘭素史克170萬750劑、東洋藥73萬1,310劑、賽諾菲59萬1,380劑、高端37萬8,080劑。

國產疫苗國光、高端 須3歲以上才可接種

葛蘭素史克、東洋藥、賽諾菲疫苗皆可讓6個月以上嬰幼兒施打;國光、高端疫苗須3歲以上才可接種。

各縣市衛生局處表示,接種公費流感疫苗通常無法挑選廠牌。公費疫苗由政府統一採購和配送,醫療院所會依據「先到貨、先鋪貨、先使用」的原則,以現有疫苗「隨機」分配給民眾接種。若民眾到場不願意打某廠牌疫苗,建議改採自費挑疫苗接種。

新竹市提供夜間施打 衛生所加開幼兒場次

各縣市已非常有經驗完成施打佈局,逾半衛生局處為民眾製作疫苗地圖、表格,讓前往醫療院所施打民眾,一鍵掌握掛號費情況,非常貼心。新竹市提供夜間衛生所幼兒加場次服務,讓爸媽省下掛號費又免去醫療院所施打時,易遭其他病患感染的風險。

為了怕民眾施打時無法掌握正確時間,也更可以有效控制疫苗數量,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彰化縣延續過去新冠疫苗預約方式,受理前一天預約與取消作業。

除了疾管署配置公費疫苗數量,其他離島縣市自購疫苗數較少外。六都有4都加價萬劑以上。其他縣市,以彰化縣委請再購買4000劑為最多、其次為雲林縣3500劑。

22縣市醫療院所疫苗資訊網站:

台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台中市 台南市 高雄市 基隆市 新竹市 嘉義市 宜蘭縣 花蓮縣 新竹縣 苗栗縣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縣 屏東縣 台東縣 金門縣 連江縣 澎湖縣

(以上資訊內容皆以各縣市政府公布為主)

相關新聞:

大S病逝掀打疫苗熱潮 醫:下半年還是要再打

流感疫苗自費、公費比一比 今年多了鼻噴式選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說,地中海飲食重點為多蔬果、多全穀、多好油脂、多魚類、少紅肉,使用台灣在地食材,一樣能抗癌又養生;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健康意識抬頭下,地中海飲食廣為眾人推薦,但所處地域不同,是否也能輕鬆執行?對此,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表示,地中海飲食重點為多蔬果、多全穀、多好油脂、多魚類、少紅肉;對照台灣食材,如蔬果的地瓜葉、空心菜、芭樂、香蕉;全穀與豆類的糙米、薏仁、毛豆、黃豆;油脂的芝麻油、苦茶油;魚類的鯖魚、秋刀魚;以及堅果類的核桃、南瓜子等,完全可以在地落實,達到護心抗癌的養生效果。

地中海飲食5大重點

劉博仁於臉書專頁「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發文指出,地中海型飲食長期被證實能夠降低癌症發生率、減少心血管疾病,並且有助延長壽命。它不是單一食物的「神奇功效」,而是一種飲食型態的總合。地中海飲食5大重點,包括:

1.大量蔬果:提供豐富抗氧化物、植化素。

2.全穀與豆類:低升糖指數,增加膳食纖維。

3.橄欖油為主要油脂: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保護血管。

4.深海魚類:Omega-3脂肪酸來源,抗發炎、護心臟。

5.適量堅果、少量紅酒:抗氧化、增添好膽固醇。

台版對照食材一次看

劉博仁說,很多人覺得這種飲食型態距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台灣在地食材完全能落實,並具體分享台灣版「地中海飲食」對照食材:

蔬菜:地瓜葉、空心菜、花椰菜、秋葵。

水果:番茄、芭樂、奇異果、香蕉、柑橘。

全穀:糙米、燕麥、藜麥、薏仁。

豆類:毛豆、黃豆、黑豆、紅豆。

油脂:橄欖油可直接於涼拌或烹調使用,也可搭配芝麻油少量提香,其他像是苦茶油也不錯。

魚類:鯖魚、秋刀魚、鮭魚(台灣版Omega-3來源)。

堅果:腰果、核桃、杏仁、南瓜子。

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說,台版地中海飲食中的魚類,可選擇鯖魚、秋刀魚等,作為Omega-3的攝取來源;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台式地中海料理1日餐

此外,劉博仁也設計台式「地中海料理」示範菜單如下:

早餐:燕麥粥+奇異果+原味堅果一小把。

午餐:糙米飯+清蒸鯖魚+炒地瓜葉+涼拌番茄橄欖油。

晚餐:藜麥蔬菜沙拉(加入毛豆、南瓜、彩椒)+少量芝麻油提香。

劉博仁強調,地中海飲食並不是一定要吃橄欖、起司,重點在於「多蔬果、多全穀、多好油脂、多魚類、少紅肉」,搭配台灣在地食材,一樣能達到護心抗癌、延壽養生的效果。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啟英高中鄰近中壢工業區,是全台第一個「兒少校園空品防護網」示範點。圖:市府提供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26)日上午前往啟英高中,出席「兒少校園空品防護網」記者會。張善政表示,啟英高中鄰近中壢工業區,是全台第一個「兒少校園空品防護網」示範點,期盼透過地方與中央緊密合作,讓桃園的空氣品質更進一步提升,同時也為市民打造更安全的居住環境。

ae6b4800 d245 4c64 a82a f2ad3613e0af scaled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日上午前往啟英高中,出席「兒少校園空品防護網」記者會。圖:市府提供

張善政指出,桃園是全台工業產值最高的城市,面臨的環境挑戰相對嚴峻,為改善工業區空氣品質,市府環保局自去(113)年起即推動「工業區管理2.0」,要求揮發性有機物高排放產業逐年改進,達到減量排放目標,此外市府也運用AI人工智慧監控工廠排放管道,一旦偵測異常排放,便會主動告警並派員稽查。

張善政表示,市府除了從制度與技術面雙管齊下,同時也推出全國首創的「校園空氣儀表板」,透過呈現監測數據與三日預報,協助師生與家長即時掌握校園空氣品質。

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由於兒童對空污的防護與應變能力較弱,因此保障兒少呼吸權至關重要,環境部已於今(114)年9月11日正式啟動四層防護措施,工業區空污體檢、周邊道路劃設空氣品質維護區、污染事件通報與追蹤、強化校園空品管理,以校園為核心守護孩童健康。該計畫以科學角度出發,透過中央、跨部會、地方及學校的合作,運用最新監測儀器,找出污染源頭並嚴格執法。過去一年多來,環境部已與桃園環保局聯手破獲多起非法案件,盼企業在拚經濟的同時也應兼顧環境,為下一代打造更優良且安全的空品防護網。

環保局指出,桃園空品持續改善,PM2.5年均濃度已由112年的12.9μg/m³降至113年的12.2μg/m³,改善率為5.4%。桃園也推動揮發性有機物減量政策,截至114年第二季,六大工業區30家工廠已完成協商,累積減量達235.5公噸,有效降低空氣污染排放。在監測技術方面,則導入第三方空品監測機制,與學界合作透過數據解析空污傳輸路徑與主要排放源,作為空品管制策略之依據;同時建置「里層級空污模擬系統」,針對工廠火災等突發事件發生,在10分鐘內生成空污影響範圍圖,並即時通知地方單位與學校,為民眾爭取黃金防護時間。

環保局指出,兒少校園空品防護網是中央、地方與學界合作的典範,未來市府也將持續推動智慧監測普及與校園儀表板建置,並結合教育與健康資源,持續以「科技守護環境、智慧守護健康」為願景,打造安全宜居智慧城市。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研究發現,每天6分鐘的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就能讓BDNF上升2到3倍;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過去觀念會以為,腦細胞在出生後就固定,隨著年齡退化,但現在科學已經證明,大腦的神經元其實是可以新生。鄰好西醫診所醫師李思賢表示,BDNF就是促進神經新生的重要因子。它能讓神經元長得更好、更能彼此連接,當BDNF濃度偏低,會增加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風險。他建議民眾提升BDNF的濃度的6項做法。

李思賢在部落格「思思醫師」上分享,BDNF,全名是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中文叫做「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是負責保養我們大腦、幫助神經細胞存活、成長、溝通的蛋白質。它的分布非常廣,除了大腦和脊髓,也能在視網膜、攝護腺 、腎臟甚至肌肉中找到。不過,在大腦中最重要的一塊戰場,就是掌管記憶的「海馬迴」,這也是為什麼BDNF被視為是認知力、記憶力、情緒穩定甚至抗老化的關鍵指標。

過去觀念會以為,腦細胞在出生後就固定,隨著年齡退化,但現在科學已經證明,大腦的神經元其實是可以新生。

李思賢表示,BDNF就是促進神經新生的重要因子,它能讓神經元長得更好、更能彼此連接,還能保護這些細胞不被壓力或發炎破壞。也因此,當BDNF濃度偏低時,會增加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等疾病風險。相對地,高濃度BDNF不只對學習記憶、專注力、情緒調節有明顯幫助,還可能降低食慾、增加能量消耗,甚至保護胰臟細胞,遠離糖尿病。

雖然BDNF的濃度部分來自遺傳基因,但影響更大的往往是後天的生活方式。李思賢建議民眾,可以從以下6個做法提升BDNF的濃度:

●規律運動

研究發現,每天6分鐘的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就能讓BDNF上升2到3倍,雖然上升效果會在1小時內消退,但只要持續訓練,整體基礎濃度會跟著提高。

有氧運動的效果優於重量訓練,強度越高、效果越明顯。

●間歇性斷食

間歇性斷食也能刺激BDNF分泌,尤其是16:8這類斷食型態不但能促進酮體生成,還能增加抗發炎反應,提供神經更穩定的修復環境。

●睡眠

深層睡眠是BDNF釋放的主要時段,同時也是腦脊髓液清除毒素的機會。如果長期睡眠不足,不只會讓白天精神不濟,更會降低BDNF的生成與穩定性。

●飲食

Omega-3脂肪酸、維生素D與薑黃素是目前研究支持度最高的營養素,其中DHA與薑黃素皆能提升BDNF表現,建議從深海魚、蝦油或海藻來源補充,並注意與黑胡椒、健康脂肪一起攝取以提升吸收效率。

●心理與社會連結

每天10分鐘的正念冥想、結合瑜伽的練習,甚至是1次與他人的深度對話,都能對BDNF產生正面影響。研究發現,社交孤立會降低BDNF濃度,而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延緩認知功能的退化。

●適度日曬

適度日曬不只合成維生素D,也能同步調節生理時鐘,優化睡眠品質。

李思賢總結,BDNF是維持大腦功能與神經彈性的關鍵因子,而我們的生活習慣正是調控它的主軸。從運動、睡眠、飲食到情緒管理,這些日常選擇都能決定大腦的修復與適應能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台股昨(24)日高檔震盪,一度衝上26,394點再創盤中歷史新高,但隨連日創高後短線漲幅累積,外資、投信等大咖回吐,終場以26,196點作收、小跌50點、跌幅0.1%,成交量縮至5,151億元,法人認為,尚未跌破5日均線,屬良性震盪,呈現「健康換氣」不傷多頭態勢。


大盤昨日受台積電早盤創歷史新高1,355元激勵,指數開高後一度攻至26,394點再創盤中歷史新高;不過台積電由漲轉跌,最終回至平盤1,340元收市。





台股24日觀盤重點與後市展望


整體盤面上,電子股休兵,包括聯發科、台光電表現弱勢,股價雙雙收跌逾3%,緯穎(6669)、大立光、廣達、日月光投控收跌逾1%。台塑四寶與貨櫃三雄也同步走弱。奇鋐昨日跌落千金,千金股變成22檔。


強勢族群中,被動元件族群的華新科、興勤、信昌電、凱美、金山電等皆攻上漲停作收;第三代半導體及電池備援電力模組(BBU)等族群,輪替接棒。


強勢個股方面,美時宣布收購美國Alvogen US,跨入全球前20大專科製藥公司行列,激勵股價漲停收盤;東元與鴻海攜手策略結盟,從傳統機電大廠轉型為AI基礎設施關鍵供應商,股價改寫1990年5月以來新高。


三大法人昨日合計賣超145.6億元。外資昨日賣超129.5億元,由買轉賣,主要賣超台泥、南亞、仁寶、國巨*、陽明、長榮、聯發科、佳能等;投信賣超85.6億元,連22賣,累計賣超771.5億元;自營商買超69.5億元,連五買,累積買超333.9億元。八大公股行庫買超41.6億元,由賣轉買。


綜合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台股短線仍呈向上趨勢,AI產業中長期動能不變,拉回反而提供逢低布局良機,高價股震盪亦可視為市場換手健康現象。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蘋果雪梨暢快飲」清熱解毒、潤肺止咳;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當天晝夜均等、寒暑平衡;隨後北半球晝短夜長,陰氣漸盛,養生重點也將從「秋收」轉向「冬藏」。扶原中醫診所醫師陳櫂瑔臉書專頁「扶原中醫診所」表示,秋分時節氣候轉涼、空氣乾燥,民眾容易出現便秘、咳嗽、皮膚乾癢等不適,養生應「潤燥養陰」為主,不妨嘗試「蘋果雪梨暢快飲」,潤肺止咳、解便秘,化解秋燥危機。

秋分養生必喝「蘋果雪梨暢快飲」

陳櫂瑔特別推薦一款簡單好做的茶飲「蘋果雪梨暢快飲」,不僅能潤肺止咳,還能改善便秘,適合秋天容易咳嗽、皮膚乾燥的人群。

●材料:蘋果1個、雪梨1個、陳皮適量、綠茶適量。

●做法:

1. 綠茶以沸水沖泡 5 分鐘,濾出茶汁。

2. 蘋果、雪梨去核切塊。

3. 將茶湯入鍋,加入陳皮煎煮 20 分鐘,再放入果肉同煮 10 分鐘,放涼後即可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潤肺止咳、促進腸胃蠕動(容易腹瀉的人不適合飲用)。

秋分氣候多變,應注意保暖;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秋分養生重點一次看

●穿著:台灣秋分氣候多變,建議「洋蔥式穿搭」,早晚保暖,中午防曬。

●睡眠:順應「早睡早起」,晚上 11 點前就寢、清晨 6 點左右起床,保養肺氣。

●運動:選擇溫和運動,如散步、太極、瑜伽、慢跑,避免過度劇烈。

●防燥:避免冷風直吹,室內可放水或植物增加濕度。

飲食:當季水果如柚子、柿子、蘋果、梨;滋陰潤燥食材如山藥、百合、銀耳、秋葵都很適合。

此外,陳櫂瑔也建議,可以在日常食補中加入山藥枸杞百合粥,幫助增強免疫力、養顏美容,更能應對季節交替帶來的不適。掌握「潤燥、養陰、規律」3原則,加上秋分必喝的蘋果雪梨暢快飲,就能讓身體順應節氣、健康迎接秋冬!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一代名廚謝文因肺炎辭世,疾管署特別呼籲,入秋了,幼兒、老人要多注意呼吸道疾病,進行相關公費疫苗施打。(取自MICHELIN官網)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一代名廚嘉林餐旅集團中餐廚藝總監、69歲的謝文,他的名字與米其林幾乎劃上等號,日前因肺炎病逝於香港,消息傳回台北,老饕震驚哀悼。他創辦「貳零捌公館」屬於奧菜私廚,僅有一桌,採預約制,一位難求。

無獨有偶地,藝人林熙蕾的90歲父親也因肺炎病逝。今(23)日已是秋分,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再次叮嚀,9/14-9/22類流感門診急診人次有11萬5930,較上一週(10萬2491人次)上升13.1%;COVID-19在(9/14-9/22)門診、急診就診人次計2184人次,較前一週(2615人次)下降16.5%。

不管是類流感、COVID-19可能併發肺炎、腦炎等,多數流感患者可以自行痊癒。根據國軍桃園總醫院衛教資料,肺炎是一種炎症反應,通常由感染性物質引起。可分為細菌性、病毒性、黴菌性肺炎,常於流行性感冒後發生或因抵抗力較弱而引發。

因為初期與感冒症狀相似,易錯過肺炎治療,往往已出現顫抖、快速高燒,或者是因呼吸和咳嗽加劇的針刺樣胸痛,咳出黃稠或沾有血絲或鐵銹色痰液,才警覺到是肺炎作祟。

肺炎的治療,主要投以抗生素,患者要多喝水並練習有效深呼吸、咳嗽,必要時要使用氧氣。對於幼兒及老年人為高危險群,針對65歲以上長者,疾管署呼籲,接受公費接種1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1劑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