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鬱的診斷與治療策略
長者抑鬱是可以診斷並有效處理的疾病。
在診斷過程中,醫生會透過臨床訪談,排除其他身體疾病,並依據症狀診斷準則斷症。
治療上,部分輕度至中度抑鬱症的長者可採用心理治療或配合藥物治療並行的治療方式。
抗抑鬱藥能幫助調節腦內化學物質,緩和情緒低落。約七成長者服藥後病情得到改善,療效通常在數星期後顯現。康復後,長者亦需要服藥一段時間以防止復發。長者使用抗抑鬱藥是安全的,患者應告知醫生現正服用的其他藥物,讓醫生選取合適的藥物作治療。有部分抗抑鬱藥可能會降低血的含鈉量,如長者服藥後出現昏睡或反應遲緩,便應該告訴醫生有關情況。
心理治療則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協助長者辨識與調整過於負面的思維模式,增強應對策略。若情緒與喪親或適應病患有關,便需要配合相關性質的心理治療方法。
另外,治療長者抑鬱亦需要處理背後可能引致抑鬱的因素。例如,如果與身體疾病有關,便需要舒緩相關的身體不適;如果與照顧或相處問題有關,便需要協助長者解決相關的問題。一般來說,加強社交支援和建立興趣對改善情緒有一定幫助。因此,治療上往往需要配合社工或社會資源的協作。